如何改善分化水平,更好地坚持自我?
1、重新找回自己的感受
由于自我分化低的人不知如何将自己的感受从伴侣、父母的感受中区别出来,所以他们的幸福和悲伤会收到对方情绪的强烈影响,如果你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么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试着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感受。
首先在你与家人或伴侣相处时,试着在内心对你感受到的情绪提出质疑,这是对方的感受,还是我的感受?此外,还有一个帮助你找回自己感受的方法就是「具体化」自己的感受。
比如你不能简单地说「我感觉不好」、「我觉得不舒服」,你要努力去体会和分辨是内疚?是失望?是尴尬?以及那些情绪让你想到过去曾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体会过?
要先识别自己的感受,明白它具体是什么,用心不断练习分辨,你就能和自己的感觉达成更好的关系。
2、学会辨识情感和理智
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同时,你也要学会辨别自己的情感与理智,情感可以是微妙的,也可以是强烈的,但它们通常都是难以抑制的、下意识的感受,尤其是在争执、辩论或情绪激烈的情境中时,你要问自己,现在是我的情绪在起作用,还是理智在起作用?
比如你周围的人都认为你和伴侣不相配,你也清楚地意识到其实你们的性格、爱好都不和谐,可是你就是会在想到对方时忍不住嘴角上扬,会希望和对方在一起的每分钟都变成两倍那么长,「我感到快乐、满足、幸福」,这就是你的感受。
而理智则是客观的,需要经过思考与分析,同时也是有据可查的,它不像自然发生、有时甚至是「侵入式」的情绪或感受,理智思考更多的是一种人们主动选择的状态。
比如你在纠结是否要和伴侣分手时,想到对方条件其实很不错、性格好相处,但也想到对方抽烟喝酒、有时不尊重女性,这就更像是一种基于理性而非感性的判断。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回顾自己过去所做的一些决定和选择,看看自己更多忠于情感还是理智,以及它们分别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结果和后续体验。
此时「坚持自我」的含义也会变得更加明确,你会更清楚在什么时候、场合,你想坚持的是哪一面的自我,感性还是理性的?不过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没有优劣之分,它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3、主动与原生家庭建立适当的边界
当你意识到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边界过于模糊,就是时候主动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边界了。
首先你要谨记,即使是父母也无权干涉你的决定与选择,在他们试图这样做时,你要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意愿,你的人生应该以你的意志为基调,而不是父母施加于你的「你想要」、「你应该」或是「你适合」。
其次,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并试图将你牵扯进来,或是一方想要拉你站队时,你要告诫自己和对方:「这是你们之间的矛盾,我的过度卷入绝不是有效、长久的解决之道。」
当然你可以倾听他们的想法,可以给出你的建议,但仅此而已,你不能替他们决定,无法帮他们执行,更不该牺牲自己去解决他们的纠纷。
这一开始会有些困难,甚至可能受到家人的责难,但如果你因此对于建立个人边界感到焦虑或愧疚,要记住,完成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分化,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关键的第一步,而这正是坚持自我最重要的前提。
我们都渴望链接、寻求归属、期盼被接受,却也不想因此失去自我,但我们却时常在不知觉中过分干涉他人,或是把他人的情绪揽了过来。
我看过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你是你,我是我。」我想这大概才是一段关系最好的模样!
许不言 @HsuBuyan 分化程度低的人是什么样子? 在学者的理论中,那些自我分化能力极低的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常常呈现出两种极端状态「情绪隔离或情感融合」,顾名思义前者是一种刻意的疏离状态,即回避与他人建立链接。 这类人会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有距离,他们否认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以逃避与人的链接来达到一种不堪一击的「伪独立」状态,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在与他人链接的过程中「被吞噬」。 与之对立的「情感融合」,则指的是和重要他人(父母、伴侣等)过度纠缠的状态,这类人在关系中没有边界,他们的情绪无时无刻受到他人的影响,当他人无法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时,他们可能会因此暴怒。 为了和关系中的他人保持「融合」的状态,他们要不就不敢提出和对方不同的看法,一味地取悦来和他人保持一致。 或者强迫他人和自己保持一致,取悦者和残暴的统治者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是为了能和他人全然一致、融为一体。 比如妈妈说你是我的女儿你应该和我一样;或者恋人说我好爱你,我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和你一样。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自我分化更像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能够完成的目标;自我分化不是一种要么有要么无的能力,而是一个连续的谱。 完全的分化状态其实并不存在,但在这个谱上越靠近那个理想化的状态,就越能够了解自己,越少受到他人情感和思想的裹挟,从而更能坚持自我。
留言
發佈留言